/
/
當我們同在醫起

當我們同在醫起

 

大專院校醫療社團服務隊的學生,選擇在寒暑假期間到偏遠地區,用實際行動服務鄉親,除了體會台灣城鄉差距外;更能思量將來作為醫生,或許待在白色巨塔裡不再是唯一的選項,以金錢來衡量其成就。

為偏鄉醫療環境奉獻,也是行醫路上另一美好的選項。

大專院校醫療服務社團偏鄉義診

為偏鄉醫療環境奉獻,也是行醫路上另一美好的選項

當我們同在醫起專案,幫助的對象包含年偏鄉年長者、孩童、貧病者

兒童營隊

偏鄉義診

青年志工

活動緣起

真正幸福的人,是那些已經開始尋求並知道如何服務他人的人。──史懷哲

時光倒轉至百年前,非洲叢林醫生史懷哲在他30歲那年,遠赴蠻荒之地行醫,拯救住在黑暗大陸、飽受疾病折磨的痛苦靈魂。百年後的台灣,一群群大專院校醫療服務隊學生,承襲史懷哲醫生的精神,有感於醫療資源分配不均,因此利用寒暑假期間,挺進偏鄉、離島、部落進行義診、家訪、衛教等服務,經由一個生命影響另一個生命,期使在地居民健康快樂。

萬海慈善自2003年成立後,收到許多類型的申請經費提案。首件醫療服務隊計畫,是來自長庚大學羅卡達醫療服務隊,前往桃園復興鄉的衛教宣導服務。隨著醫療服務隊提案逐年增加,至2010年達到高峰,於是決定設立【當我們同在醫起】大專院校醫療社團服務專案。

專案名稱發想來自知名童謠《當我們同在一起》,利用「一」的諧音,象徵學生透過醫療服務,運用專業醫療知識背景,以行動和偏遠地區的民眾同在一起。學生關注的不僅是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態,也常在家訪獨居長者的過程中,陪伴話家常,撫慰孤獨的心靈。

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公布《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》,台灣醫療現況如下:「醫療人力與醫療服務的可近性,與國民健康息息相關。但偏遠及離島地區醫療可近性因交通不便、人口稀少且分散、醫事人力招募不易,導致醫療照護資源相對於一般地區醫療資源普遍不足。」【當我們同在醫起】專案施行12年,正因為看見偏遠地區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,因此鼓勵各大專院校學生社團自組團隊,在寒暑假期間,前往偏遠地區辦理社區慈善公益服務性質活動,藉此有效提升醫衛交流、與弱勢族群之社會福利。

學生在每次出隊過程中常發現,有居民身體有異狀,因為即早接受治療防止憾事發生;或是在當地國小衛教時,與隔代教養、單親等家庭長大的孩子,度過幾日美好時光,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,傳遞健康常識。德蕾莎修女曾說:「愛,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。」道出這些醫學院學生成為醫生的歷程。

秉持信念

為支持學生將學到的醫學知識運用於醫療現場,在正式穿上那件象徵醫病信任的白袍前,至偏鄉服務積累經驗。【當我們同在醫起】每年提撥60萬元預算,藉由公開徵選的方式,採行分級補助。團隊獲得特優補助5萬元、優選3萬元、佳作2萬元。自2010年累計至今,共補助251隊醫療服務隊、補助金額達9,340,000元。

萬海慈善在徵選時,從以下幾點做綜合性評估,包含:服務天數至少三天以上、幅員範圍、預期出隊人數與服務人數比、計畫內容是否在地方紮根多年,且有助提升國內偏遠地區之低收入戶、老人、身心障礙者、兒童福利之慈善公益活動項目。服務內容必需包含提供當地居民之醫療義診服務,並應達整體服務佔比至少20%以上,另外可提供生命教育或健康促進等課程活動。

所謂「人親土親」,唯有貼近土地,才會更親近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們。大專院校醫療社團服務隊的學生,選擇在寒暑假期間到偏遠地區,用實際行動服務鄉親,除了體會台灣城鄉差距外;更能思量將來作為醫生,或許待在白色巨塔裡不再是唯一的選項,以金錢來衡量其成就。為偏鄉醫療環境奉獻,也是行醫路上另一美好的選項。

113年寒期服務隊 補助成果公告

特優 補助5萬元
中國醫藥大學-國際志工中醫服務隊
高雄醫學大學-口腔衛生服務隊
臺北醫學大學-杏青康輔社會醫療文藝服務隊

優選 補助3萬元
臺北醫學大學-114醫療服務隊
高雄醫學大學-偏鄉醫療服務隊
臺北醫學大學-山地社會醫療服務團

佳作 補助2萬元
高雄醫學大學-原鄉服務隊
臺北醫學大學社會醫療服務隊

回到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