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News
>
>
>
萬海慈善志工服務:2025年6月份成果分享

萬海慈善志工服務:2025年6月份成果分享

[sharethis-inline-buttons]

萬海慈善志工隊於6月份,辦理兒少關懷及長者服務

「兒少昆蟲生態志工服務」為了關懷弱勢兒少、提供正向學習體驗,萬海慈善基金與長期投入教育扶助的「臺灣學協會」合作,邀請志工們走進課輔班,陪伴國中小階段的弱勢孩童,度過充滿知識與樂趣的一天本次活動也特別邀請「台灣昆蟲館」專業講師設計一場結合互動與觀察的自然生態課程。透過實地導覽與昆蟲探索,引導孩子們發現生活周遭的大自然奧妙,啟發學習興趣,也讓志工與孩子之間建立更多正向連結。

「長者微光島嶼杯墊手作活動」為關懷社會長照議題及社區長者,與「珍珠畫室」合作辦理「微光島嶼杯墊」課程,前往「文山石頭湯木新服務站」帶領社區日照長輩進行,透過創作體會藝術的美好、陶冶身心靈健康

富陽生態/福州山戶外生態導覽/甲蟲標本課程

我們對自然的不了解,常讓我們對昆蟲、爬蟲、哺乳動物感到害怕。其實,不同的棲息環境孕育出多樣的生命,每一種都值得我們認識與尊重
󠀠
萬海慈善與「台灣昆蟲館」攜手舉辦「一日生態體驗課程」邀請「2024讓愛閃耀專案」核定補助的中小型社福單位——臺灣好學協會,帶著一群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們,一起走進富陽生態公園與福州山,展開探索之旅🦋
󠀠
由昆蟲館的糞金龜老師與阿信老師領隊,他們彷彿擁有「生態雷達」,總能精準發現躲藏在樹幹、葉片、牆角與孔隙中的小生物,不僅介紹牠們的習性,更用不傷害動物的方式帶孩子近距離觀察與觸摸,最後再將牠們安全放回自然。
󠀠
午後,課程移至室內,孩子們和志工與各式生物成了「新朋友」——鬃獅蜥、刺蝟、天竺鼠、肥尾守宮、長戟大兜蟲、幽靈竹節蟲……一開始,大家或多或少有些緊張與遲疑,但在老師們生動有趣的解說與鼓勵下,孩子們漸漸放下恐懼,有的輕輕觸摸,有的甚至將牠們抱在胸前,細細觀察牠們的一舉一動
󠀠
這一天,知識像溪流般不斷湧現,孩子們爭相舉手提問,老師們也用心回應每個好奇的眼神與問題,讓這堂課不只是看見,更是理解✨
󠀠

標本,是記錄生命的一種方式。它幫助我們保存生物在特定時間、空間中的樣貌與資訊。即使某些物種在未來消失,我們依然能透過標本,理解牠們的存在與價值。
󠀠
在我們與台灣昆蟲館合辦的「一日生態體驗課程」中,最後一堂課是──甲蟲標本課程。這對參與的「臺灣好學協會」孩子們來說,稍早才與活潑亂跳的昆蟲互動,下午卻得面對已經死亡的生物,心情轉折自然五味雜陳。
󠀠
昆蟲館老師耐心說明:為什麼我們需要做標本?這些昆蟲的身體是從哪裡來?老師一一解答孩子們的疑問與擔憂,讓他們理解這些昆蟲並非為了製作標本而犧牲生命,而是自然死亡或飼養結束後的個體,標本是一種延續生命價值的方式。
󠀠
接著進入實作階段,孩子們開始動手處理已僵硬的甲蟲,小心翼翼地將腳一一扳開、展開,過程中不僅需要細心,也必須懂得觀察昆蟲的身體構造。老師在旁不斷叮嚀:「大家要輕輕的喔,太用力會折斷!」
󠀠
課程中也介紹了完整的標本製作流程與規範,讓孩子們發現:一個小小的標本,其實藏著許多講究。像是昆蟲針的插入角度、穿刺的位置、預留的長度,甚至資訊標籤的書寫與擺放,都必須遵循科學的標準。這不只是手作課,更是一堂關於科學態度與生命教育的課。
󠀠
最後,每位小朋友都完成了自己專屬的甲蟲標本,將由昆蟲館協助乾燥處理,未來便能永久保存、珍藏這段學習旅程的回憶。
󠀠
透過標本,我們不只是學習昆蟲的樣貌與結構,更學會了尊重──尊重自然、尊重生命,也尊重知識的重量

木新服務站微光島嶼杯墊活動

萬海慈善基金會志工們與珍珠創作畫室 許蓁蓁老師、Doris老師,一同來到「萬芳醫院 木新社區服務站」,陪伴長輩與外籍看護參與「微光島嶼杯墊」藝術創作活動~在木質杯墊上,用黏土捏出小島、灑上砂礫與草皮、種下一棵棵模型小樹,最後注入環氧樹酯,吹出一圈圈像浪花的氣泡……一座座獨一無二的夢想小島就此誕生。過程中,最讓大家笑聲不斷的環節,是用吸管吹浪花。有志工笑說這根本是「長輩版肺活量檢測」,大家吹得超賣力,連一旁的照服員也笑成一團。
󠀠
💬 志工曜儀分享:「今天很開心能和長輩創作、話家常,也提醒自己,邁入老年生活的路上,有人陪伴是多麼重要的事。願我們都不忘給彼此支持與鼓勵。」
󠀠
💬 志工秋琴分享:「奶奶們雖然動作緩慢,卻堅持把作品完成,看見她們露出開心的笑容,真的很感動。活動讓我釋放情緒,也提醒自己是否也能用這樣的耐心對待家人與同事。」
󠀠
一場簡單的創作活動,讓人與人之間多了更多理解與陪伴~謝謝所有參與的志工與夥伴,因為你們的用心,讓這座島嶼,不只是杯墊,而是每個人心中閃閃發光的溫柔角落。
回到頂端